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顏色革命,十年反思」


「亞洲電視」(ATV) 的「顏色革命。十年反思」,早在「佔領行動」發生前至少半年,已經可以在互聯網上看到。靜下來,看一看,想一想,感覺是那麼熟悉;地球兩處發生的事件,如此雷同,又是多麼令人心寒。

第一集:「顏色革命」的啟示

第二集:揭開烏克蘭「橙色革命」內情

第三集:經濟發展在東西方之間搖擺

第四集:選舉並未帶來明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EffWoXPxao

第五集:回歸理性的民主社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pdBn0Yp28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高危遊歐洲


忽然想到前往歐洲旅行的朋友,常站在不同宗教的教堂前面拍照,真是危險。拍了照之後,把相片貼到互聯網上,更是不智。

有些人看到那些相片,便會認為大家一定是支持那個宗教;而當大家澄清自己並非信奉那個宗教時,則會被人說大家已經「叛教」了。

入教和叛教,整個過程,可能大家身為當事人,還完全沒有知覺哩。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過路人

著名音樂人路過香港,途經「佔領行動」所在位置,拍了張照片,貼了在互聯網上。之後支持活動的朋友,便自然地把他歸入為友好的一份子。

後來──在中央政府呼籲外國人士對有關活動應審慎發言之後──音樂人澄清只是純粹路過拍照,並不是表達對該活動的立場,於是支持活動者便又得出「結論」:音樂人不想失去國內市場,因而投降,否認之前支持活動的立場。


該音樂人可能對於同一批人對於他的態度如此改變,會覺得十分莫名其妙,因為他一直沒有改變過自己的說話,只是之前某些朋友套在他身上的「主觀願望」落空了而已。

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香港之死


那不是「藐視法庭」、「藐視法律」是什麼?看電視台訪問「佔領行動」現場的示威者,看他們的表情,聽他們的語氣,咀嚼他們的用字,把他們針對的「禁制令」換成任何某某人的名字,大家立即便能下個結論:「他們藐視某某人。」

示威者即使不會散去,明擺著東搬西移,執法者開一隻眼閉一隻眼,存在轉圜餘地,事情還可以拖延下去;若示威者堅持留在「禁制地帶」而政府又不去執法拘捕,那麼大家都可以輕鬆下來了,因為香港都已即時死亡了,哪還用去爭取什麼明年福利?

許多人許多人,包括倪匡先生數十年前寫的「追龍」,都是假設香港會死於不愛惜這地方的執政黨派之手,誰也不會想到,她竟然是會死於十分愛惜這地方的市民手上吧?

若香港真是這樣死去了,也真不枉她的傳奇一生,從開始到結束,傳奇到底。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原振俠」電視劇

終於看了「無線電視」的「原振俠」──第一集。

倪匡筆下人物,被拍成電影及電視劇集的,數量之多,衛斯理遙遙領先。原振俠的名字除了在「原振俠與衛斯理」的電影中出現,便只有「無線電視」的「原振俠」電視劇。


當年「原振俠」推出時,我身在海外,沒有看到;後來也沒有機會看過任何重播。在網上拍賣網站中,是見有人放售該劇 VCD 的,價格卻是千元以上,買不下手,所以直至最近「無線電視」把節目放到收費台「GOTV」上,並把第一集供免費瀏覽,才算是看過了。

觀感?嗯,頗粗糙啊。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大勇

「佔領行動」至今,不少人提出過「應撤」,也有不少人提出過「不應撤」,活動搞手的所有決定,都應考慮過了正反雙方的意見。有可能搞手是「不敢撤」,因認為政府之所以願意與自己對話,便是因為阻塞住了港九多個「佔領地」,一旦失去據地,政府便不會繼續談判。假如這是一個顧慮,大可不必擔心,根據過去多次情況,當「情況告急」之時,在家的支援者便會再上街頭聚集起來,將來情況也必如是,搞手應對活動參加者具有更大信心。

而他們要表達的訴求都已完全表達了,已贏取到的資產,如眾多市民及議員的支持等,又是人群撤退後也不會失去的。或者功利一點說,不撤場,搞手未必再能爭取到多少支持者,反而選擇撤場,一些中間路線的市民,還可能會給他們同情分,令到整體支持度更大。


「佔領行動」 有多元組織者,不過最初之時,以學生動員的活動開始,所以一直掛著「學生運動」的頭銜;非學生的搞手,有些也樂得退而以「顧問」自居。在這情況下,政府想要平息事件,想要會面和對話,還是要找學生組織領袖。

不過已有過不少示威人士明確表示,他們是自發到現場加入活動,並不會聽從學生組織的指揮。在警民爭執最多的「旺角佔領處」,與警察衝突最多的,基本上也是聽從學生組織領袖呼籲採取溫和示威手法者之外的人士。

學生組織領袖具有勇氣,而非大勇,不敢跟「非我屬類」的份子劃清界線,於是與政府談判時,便要把那些高危動亂份子都一同庇蔭著,要求警方絕對不能有清場行動。警方見答應自律的只是其中一批示威者,但要同時應承對兩批示威者都放鬆執法,怎會答應?又怎能答應?

高危的動亂示威者猶如癌症,最快捷是把患處切除;要把癌細胞調理成正常細胞,難度極高,而且就算成功,時間也很漫長。

「不撤」又「不切」的話,活動搞手的大勇便可見矣。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慧語談「佔中」

「佔領行動」開始至今,在不同的渠道都有不少朋友發表過意見,當中有些,甚具智慧,耐人尋味。

其中之一是透過「香港科幻會」認識的潘昭強兄,我在 2014 年 10 月 4 日上午收到他的一封電郵中,有以下內容,得他同意後轉貼到網上和大家分享。
剛從外電看到市民和學生衝突,有感而發,恕我插嘴講句話。
佔中應退。
有怎樣的人民出怎樣的政府,香港如是,澳洲如是。
且不談陰謀論。眾多市民不理解也不想理解佔中訴求,香港困局的解救,只求苟安。我們這些「獨具慧眼、先知先覺」者,只能歎一口氣,認命!
也許,退一步海闊天空,再退一步置身度外。醒覺的種子已經萌芽,共產黨極權卻不能萬壽無疆。讓我們科幻愛好者,將希望訴諸阿西莫夫式基地復興。
期盼香港精神,他日廢墟裡重生。
至於其後他有否另外的想法,我沒問他,不能擔保,也謹此作一備註,希望大家注意。


至於我個人推介,最值得思考的是投資界別的黃國英之見解。他在「香港電台」的節目「六十分鐘新視野」中不止一次就「佔中」發表過意見,極有見地,不論是支持或反對「佔領行動」的朋友,都宜一聽。

「六十分鐘新視野」節目重溫的網址如下。如果單單收聽黃國英的一節,只佔前半時間,每段錄音約花大家十多分鐘即可。




略把黃國英的觀點寫點出來,希望不要曲解了他的意思才好。

  • 黃國英認為現在就「普選」的爭拗,關係著會選出什麼人做特首,而現在誰做特首並不是問題,而是香港該往哪個方向走,以創造出對別人有價值的地方,避免遭遇邊緣化,誰做特首都要負上這個責任。
  • 市民對「自由行」的看法改變是一例,顯示香港人想要擁有繁榮,但又不想付出很大代價,那麼便需要走「超高增值」的路;要走這條路十分困難,能領導香港走這條路的人材,黃國英認為即使有,也應到了其它地方發展了。
  • 「佔中」膠著,香港幾乎停頓運作,時間拖得愈久,愈令中國或其它地區感覺到非沒有香港不可。
  • 很多人懷念英治時代的香港,係因為當時的經濟發展良好。
  • 香港人要爭取的不應是「自由民主」,而只是「民主」,因為香港一直擁有「自由」,而且擁有很多,但在過去的日子,並沒有善用過以更有效地推動經濟發展。
  • 世界其它國家及地區,在過去的多年,經濟都受到很大的衝擊;香港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是因為趁著中國的發展「吃老本」,若沒有這個因素,以香港過去的表現,「可能早已死了」。

詳細的、真正的內容,有興趣的朋友便自行收聽吧。

後記:後加黃子華「唔黐線唔正常」尾場Ending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