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失禮晒

與友人晚飯,提到一人的名字,我完全不知是誰。友人驚呼:「你讀中國文學也不知道?」吓!我何時讀過或說我讀過「中國文學」?友人說中一到中七,修的中文課也算,我覺得那真是勉強得很。

至於那個名字,到互聯網去用近似發音查找,原來是位唐代詩人。


又,透過「香港科幻會」,認識到一些對「科幻」真正感興趣的朋友,當他們聚會討論時,述及好一些出名的科幻作品、作家、導演、角色、情節、對白時,都自然地假設我也知道,其實我是只有聽的份兒。

有時從二手資料中,得知某些作家的消息,之前往訪倪匡先生時,有時約略談及,不知怎的他竟以為我對於文壇人物和他們的動向都有了解,一次還問我某作家的近況如何,我當然也是答不上口了。用句廣東話說,真是「失禮晒」。

我的知識及常識甚差,但又不時遇上類似的情況,幸好還有足夠的聰明,通常會即時承認自己不知道,而沒不懂裝懂,陷入更大的尷尬中。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神秘小童

農曆新年時期,有較多時間可以逗留在家中,及碰到鄰居。然後,並不十分罕見的情況是,忽然見到親友家中,神秘地多了一個小童。再然後,驚覺那突然出現的小童,原來就是之前看見的嬰孩!

真是時日如飛!

有時看到認識的人在 Facebook 上張貼出來的小朋友相片,也會有同樣效果。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天大錯誤?


形容數字之大,常使用「天文數字」一詞。像最近的一則新聞,說探知道有一超級巨大黑洞,質量比太陽要大上 120 億倍,釋出能量要比太陽高出 1,000 億倍云云,涉及的數字真是驚人之至。

但研究同時得出推論,說根據已觀測到的光譜數據,這黑洞的形成,估計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大約 9 億年。一派學說把「宇宙大爆炸」視作宇宙間一切物事的起點,而黑洞則是恒星邁向死亡之時會出現的情況,那麼在宇宙才剛誕生了「短短 9 億年左右」,在這相對上頗為微不足道的時間內,為何該恒星會死亡得那麼快?冷靜地想一想,在整個過程中涉及的多個假設,很可能有至少一個是錯誤了的。

至於錯的是哪樣假設,大家便要拭目以待了。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千年慧語

財政司司長宣布財政預算案,公司內同事之間,對於某些項目,看法甚參差。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有盈餘,是鐵一般的事實,爭論的主要是「應如何使用」。每逢有這種爭辯,都會想到「論語」之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兩句,真是一矢中的之千年慧語啊!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忍手難

電視台在假日安排播出一套鮮有重播的舊劇,引來不少朋友在網上討論。感覺上像昔日有些電影,非得要待戲院安插到「早場」或「工餘場」重映時,也無法可重溫,所以當在日期清單上看到,便會盡量去爭取觀賞的那份味道。


歐美電影常比港產電影票房佳,除了製作質素普遍不俗,應該也因為觀眾預期了港產片很快便推出影碟,即使首輪錯過了,也不會很擔心。同樣道理下,有些小型的演唱會,以及舞台劇,大家知道日後推出影碟的機會不大時,便會有較大推動力去看現場捧場。

每天限量生產的食品其實也是一樣的。新春往訪長輩,要買賀禮,我本計劃買一款蝴蝶酥餅,但首天去到,店子已關門;第二天再去,店子仍開著,而且還有個多小時的營業時間,但場內所有現貨都沽清了,大感可惜。換了是其它「只要有錢便不愁買不到」的糖果餅乾,我即使買不到,也未必會感到可惜吧?

道理說起來像很顯淺,但要商家忍得住手不賺快錢,以保持商品在市場上的期望值,細水長流,現在的商家怎聽得入耳?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街頭小吃的集體回憶

二手買入周淑屏洪佩珊合著的「我在街頭小吃中細味人生」,作者以街頭小吃串連,寫成短篇小說,輔以有關食品的製作資料。


許多街頭小吃,大家談起來,說是有「集體回憶」,但細說之下,又似有點不同。食材組合和口味所謂「正宗」與否,通常大家都只是從小到大吃的是什麼風格,便視為正宗了。

傳統雞蛋仔的變化算是最小了吧?即使同是在元朗長大的朋友,和我一樣有購買「半底雞蛋仔」經驗的,竟然也很罕有。

豬腸粉和魚蛋的滋味差別不大,但我直至中學時,才驚覺除了甜醬、辣醬、芝麻外,還有麻醬這種物事的,而且很多朋友兒時吃豬腸粉,原來都有伴隨麻醬的,我真是孤陋寡聞了。

大菜糕這種甜品,大家談起昔日,總說小販是以塑膠模具製成蛋狀的,我因總是吃家中自製品,聽到別人的回憶時,完全想像不到是怎麼一回事。

又,碗仔翅有幫趁過,生菜魚肉也有吃過,卻從來沒有想過兩者是可以混合為一的,但原來選擇這樣進食的朋友,也並不少。

太陽之下有新事啊!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非法情懷

農曆新年,年初一至年初三,香港的某些部門酌情採取較寬鬆的執法態度,這是個大家可見的事實。但政府部門會完全不去執法,則是個多年的誤會,雖經不少人指出過此中的謬誤,市民普遍仍存這想法。

例子之一,是許多人都說農曆新年這三天,警察不會給違例停泊的汽車發告票的。今年,首兩天已有人在網上分享了相片,告訴大家這事並不準確了。


例子之二,是對無牌小販的檢控。尤其近年大家常在緬懷昔日時光,對小攤販售賣的街頭小食很是支持,令到一些所謂「夜市」變成焦點。

無牌小販的存在,和許多食肆非法擴張營業範圍的問題一樣,的確能帶出地方風味,但經營者太過肆無忌憚的高調行事,政府不去執法也絕對不能。有朋友在 Facebook 上建議大家乘著機會到旺角去幫趁「夜市美食」,留言中竟有「人多的話,警察及食環署不敢驅趕小販們的」,這種「眾罪不罰」的荒謬信念,現在在香港竟然普及,真是悲哀之至!

有一次我到北角去,一個售賣現炒栗子的小販,因收到食環署人員快到的消息,立即「走鬼」,我看到她一路推著帶明火的車子在行人道上前衝,自己卻不時回過頭去,看看她的夥伴是否緊隨其後,即是不時她是把一架帶著火種的木頭車,盲目地撞向前面路人,一心理直氣壯地要由別人去主動讓路給她的,危險得很,也霸道得很。

市民把從事草根行業的人,一律都標籤為應受保護的弱者,這一假定,絕對沒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