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沉寂的衛斯理

一般的說法是:倪匡開始時以武俠小說揚名,後來自覺不會寫得好過金庸,改而寫「現代武俠」,即是以衛斯理為主角的系列故事;後來倪匡再在故事中加入科幻的元素,終於一鳴驚人,成為宗師。

事實是否如此一帆風順呢?

衛斯理的故事,由 1963 年 3 月 11 日開始在「明報」連載,首本單行本「老貓」則是在 1978 年 2 月出版,其間相隔足足 15 年。單行本推出時,所謂「早期的衛斯理故事」早已連載完畢,連「早期」和「中期」之間的 5 年間隙也已到尾聲,2 月推出首本單行本後,該年的 3 月 1 日開始,「衛斯理故事」重新開始連載,那便是經典的驚世的「頭髮」。在那 15 年間,倪匡的科幻故事是否已經街知巷聞了?恐怕未必。

我手上有一張由溫乃堅老先生提供的剪報,他當年投稿到「明報」,後來獲刊登在 1977 年 11 月 4 日的「自由談」專欄中,介紹了「衛斯理科學幻想小說」。看到溫老在文章中,要詳列出之前的 45 個故事的名稱,及一一簡述各主要故事的重心情節,已可知那時的「衛斯理故事」並非那麼街知巷聞了。

各位默默耕耘的創作者,強如倪匡,高質如「衛斯理故事」,也要 15 年後才「一雷天下響」,千萬別被誤導,定下一個不設實際的成功期限,而令自己氣餒放棄啊!


P.S. 說起來,有一點奇怪,在溫老這投稿中有如下一段:
明報新讀者閱此拙文,會摸不著頭腦,因以上的故事全未出單行本 ( 編者按:快將出版 ),欲看無從。
根據時間線,出版社應是在看到溫老這文章後,才與他聯絡,及出現後來著名的「捐助剪報事件」的,但若當時編者會說「衛斯理故事」的單行本「快將出版」,即是計劃已是箭在弦上,那麼在原訂的構思中,在記錄不全的情況下,出版社是否會推出不完全版的單行本呢?真是耐人尋味。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當未來不在未來

像很多系列電影一樣,「回到未來」全球也有很多粉絲。2015 年 10 月 21 日對他們來說是個大日子,因為 30 年前的電影情節中,描述所「回到」的「未來」,便是這天。



於是順理成章的,大家便把當年電影中看來十分科幻的情節,和現實生活中的情況一一對比,發現可以離地飛行的滑板、可以自動伸縮適應穿者身材的衣服球鞋、幾秒間膨脹起來立即可食的薄餅等等,全都欠奉。

製作於 1980 年代的電影,推想出來的未來世界還不算太過誇張,1970 年代時因為航天科技剛剛獲得突飛猛進的成績,大家又一貫地以「直線思維」假設未來將會維持同樣的步伐直至天荒地老,創作人構想中的未來世界,人類早已不止在地球上生活,交通工具若不能達到或至少迫近光速,已經落伍了,誰會想到在這三幾十年間,人類科技進步的範圍如此狹隘?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命名無界限


看介紹舊日食肆的文章,似乎昔日「酒樓」、「茶樓」、「飯店」之間區分甚仔細,「冰室」便不會是吃飯的地方,而且「茶餐廳」也是「餐廳」的一種,面積太細小的話便不能配得上「餐廳」的稱呼,等等等等。


現在這些區分都已不存在了,連消費者也都不作苛求。看市面上「酒店」何其多,但不少根本只是「賓館」而已。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High School Girls」

這個廣告,首次看的朋友,有多少個不被騙過了?好利害的創意,好大的魄力!

電腦特效橫行,任何驚人的視覺效果也不那麼驚人了,反而強調沒採用電腦特效的拍攝,而讓人難以相信真的沒有採用電腦特效的話,才更令人讚嘆。昔日很多港產動作片,最大賣點不也是如此?

這一鏡直落的廣告,豈容錯過。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漫畫珍藏版的「死症」

香港漫畫在出版了一段時間後,復刻推出「珍藏版」,不是新鮮事。牛佬 ( 文啟明 ) 公司所推出的「古惑仔復刻珍藏版」,穩定地維持著較高的質素,是同類型書刊中,設計味道較濃厚的,而且製作也較仔細,有關漫畫之前出版時曾經出現的錯漏,在「珍藏版」中通常都已作出更正。

但有一點是跟各「珍藏版」一樣共有的毛病,就是:版面較原著小。


這可說是「死症」。我大膽估計,除了設計上的考慮,成本也應是一個關鍵因素。

讀者已看過的故事,一定要十分吸引,讀者不止會重看,而且認為會不時重看,才會再買「珍藏版」,這類讀者數目,所佔原讀者的比例,已經不高;讀者若之前的原著還保留著,要重看的話,看原書即可,便又不必再買新書;即使要再買書儲存以備重讀,除了購買「珍藏版」之外,還可購買原版的二手書。所以「珍藏版」的銷量,很難出現驚人的數字;也所以在製作時,成本便不能太高。把書度縮小,減低購買紙張的費用,應是一個最直接的選擇吧?

但這一來,本來在版面設計上可能還可以做到鬆緊合適的漫畫,印作「珍藏版」後,閱讀之時便有些辛苦,連「古惑仔」也免不了這問題。

反而「龍虎門」新推出的橫度復刻版,成品質素頗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但以原大比例出版,則是最值得欣賞之處了。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

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 2015 年 10 月 18 日晚在成都舉行。「三體」作者劉慈欣獲得了組委會頒發的「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並被授予「特級華語科幻星雲勛章」,該等級勛章只有獲得國際最高科幻獎項雨果獎和星雲獎的作家有資格獲取。


是屆「星雲獎」共設最佳長篇小説獎、最佳中篇小説獎、最佳短篇小説獎、最佳少兒圖書獎、最佳新秀獎、最佳評論獎等 12 個獎項。

張冉的「大飢之年」獲最佳中篇小説獎金獎;最佳短篇小説金獎由陳楸帆的「開光」奪得;長篇小説金獎空缺,銀獎則由香港的譚劍之「光柵謀殺案」取得。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永生的燈塔水母?

在網上看到一段關於「動物的平均壽命」的資料,頗有令人意外之處。

當看到「蜜蜂的平均壽命: 4 周」時,我即時便想起童年時所看「蜜蜂小王子」的卡通片。片集中發生的情節歷程,加起來會否也已經有二三十天了?

但更叫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種「燈塔水母」的平均壽命,竟是「永生」!

人命有限,我們純靠觀察及推理,怎知哪些東西原來是永遠存在的? 這資料到底是真是假?真叫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