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學普通話


與從上海來的友人以普通話聊了兩三小時,要對方極度包容,努力揣測,加上紙筆輔助,真是有勞了。

從前上學不像現在已有用普通話授課; 上過普通話學習班,勉強到了中班,結果仍聽說不到普通話。曾到一家公司面試,主管說所聘崗位要常赴內地工作,但不懂普通話不打緊,因到身處內地時,當迫於要講,一兩個月內定可說得流利,我認為這是至理,不過我一直未有機會身陷這樣的被迫環境。

遙想當年京港直通火車初出現,有想到乘搭赴京旅行,希望有那 30 小時的實際操練,可以幫助學習普通話,最後父親介入,獨自旅行變成三人行,坐火車變成乘飛機,而日常活動安排又有能說普通話的父親友人包辦,計劃便面目全非了。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蘿蔔和青菜

愈來愈多透過互聯網購買書本。

有一些舊書,絕版已久,只有在各種二手市場尋找;網上購買,是其中一個方法。搜尋之時,在售賣特定物品的專門店去找,是必然動作,而間中,我會刻意地在比較冷僻的平台,用不那麼針對性的字眼搜索,有時會有意外驚喜。


例如一些漫畫家的珍罕作品,便可能是透過主要售賣文字書的二手網站遇上,因為在售賣漫畫的專頁去尋找,就算找到,賣方很大機會也是識貨之人,定價不會便宜;文字書收藏家不大認識漫畫,便可能把手上罕有的漫畫出手,而且價格可能低得不能置信。平時搜尋特定漫畫家的舊作品,自然便會用有關的人名來搜索,但在其它界別收藏家眼中,未必知道那漫畫家是名人,所以放售之時根本沒有標榜作者名字,搜索之時關鍵字太過具體,有時反而會錯過了。

我常跟朋友說:「可能我們旅行時帶回家中的一些海外輔幣和小紀念品,在某些收藏家眼中也是珍品,而且久尋不獲,我們不知道,便讓它們在抽屜中封塵;我們很想找到的收藏品,可能也是因為同樣情況,正塵封在別人家中。」

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也。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會友次數


有些數字,是不能仔細計算的,計了算了,連自己都會嚇一跳。就像有些印象彌新的「新曲」、「近作」,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小說、漫畫也好,翻查資料,可能面世也有十年八年了。

今年稍微多了點和老友碰頭,有些朋友,女友鮮聞,因為我們最後一次碰面距今,動輒也有三兩年了,有一些,時間更長。

人到中年,若以 80 歲人壽計算,尚有 30 多年;假設維持現時會面頻率,則有些朋友,這生只會再會面十來次而已。

都說計算過後便會嚇一跳,對不對?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春寒


看「香港天文台」的天氣預測,未來幾天的最低溫度,界乎 12 至 14 攝氏度,而根據常聽到的「新界地區再低兩三度」理論,即是元朗近日的最低溫度,可能只是約 10 度左右。

香港一向不算「四季分明」,基本上是夏天最明顯,冬天和秋天約略可辨,而春天則只是隱約存在。不過無論是以農曆計算還是以陽曆計算,現在都已算是春天了吧?想不到竟還有這樣的春寒。

這種在一天之間溫差不小的情況,穿的衣服太厚的話,日間便熱得難耐,但不帶備厚
衣,晚間又怕著涼。煩之極矣。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人工真相

有報導說探測到海豚眼中的人類是什麼樣子的。這便是真相?到底也是以人腦去理解,和由海豚的腦袋去理解,是兩回事。──這差別在倪匡的「衛斯理故事」中,也有談到了。

尤其是看到的圖像,還是個經過「電腦強化」的版本,當中涉及了多少主觀判斷,更加無從計算。


不少人也提出過,我們看到的外星圖片,或是所謂由地球以外拍攝的地球圖片,一直以來都是經過電腦染色的,套上什麼顏色,以及光度、對比度以哪個水平作準,又是由處理人員主觀控制,所以我們透過圖片所看到的「真相」,即使不是完全作假,很大機會也會和現場親眼所見,感受大大不同哩。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親筆畫

網友 Kent Chu 陸續貼出過不少親筆手繪畫板,模仿了不同經典日本漫畫的風格,維妙維肖,十分利害。莫說是那麼多畫風迴異的作品,即使是自由原創的任何一張畫,畫了之後,再要畫張一模一樣的,我已經覺得不容易。


喜歡閱讀漫畫的朋友,不少都同時喜歡收藏與漫畫相關的精品,當中有一路,是漫畫家的親筆手繪。

在歐美及日本,親筆畫有相當正式的二手市場,名家手筆,索價不菲。有時有些賣家,會標榜畫作具有專業認證,聲明並非贗品;但更多的情況,賣家是不能提供任何真偽保證的。

有位朋友,在這方面素有研究,便曾指出不少在網上拍賣場放售的「親筆畫」或甚至已經高價成交了的畫作,應該都不是真跡。

這種收藏方式,猶如古玩的搜集,在上道之前,一般也是需要付出不菲的「學費」哩。

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江湖恩怨


近日在 Facebook 上的友儕圈子中,似乎又起了點江湖恩怨,有人說告別,有人說澄清,紛紛擾擾的。

想當日的 Yahoo Blog,以興趣分享及討論為主時,也無大礙,到了「熟朋友」之間開始有買賣交易,漸漸地,問題便浮現。今天,只不過是換個舞台,歷史又再重演而已。

我跟網上朋友交易的次數並不多,而且即使是相識近 10 年的老友,談買賣時都是公事公辦的,對方說不得議價、不會提早結束競價等等條件,我都會跟足,但萬般小心,也會出事。

一位老友曾想收購我手上的漫畫精品,我請他開價,他給出數字後,我認為其它更常見物品市場叫價都已倍數於此,而且我又的確喜歡該物品,便叫老友「把事情忘掉」,當沒談過這事算了。當時我不知道自己交代不清,後來才知道已得罪了老友。

江湖恩怨,誰是誰非,很多時真是難說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