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港譯本

書名「死在尼羅河」,是英文小說「Death on the Nile」的中譯本;同一故事,有譯名作「尼羅河謀殺案」的。扉頁印得很清楚,這書是在 1979 年由香港的「學生時代出版社」所出,譯者沈菁



這是阿嘉莎。克莉絲蒂 (Agatha Christie) 的推理故事,屬「白羅系列」,但和以後相當統一的譯法不同,在這本小說中,作者是阿嘉特。姬里絲蒂,而聞名的比利時神探白羅,譯名則叫蒲洛。性質上,這本書翻譯並不完全,但又不算是節譯本,也許……也許算是選譯本?因為原著中最閞始的一成多內容並沒包括在內,即是說,這書沒有了第一部分的「英國篇」,只有其後的「埃及篇」。

而在處理人物譯名時,則用了略帶漢化的手法,例如有個角色,在其它版本中有譯作希蒙。道爾的,在這書中則譯為杜西蒙。───我輩朋友也許亦會想起,從前電視台翻譯外國劇集時,也是如此處理角色名稱的,所以我們有「青春火花」的蘇由美、「幪面超人」洪大龍、「無敵金剛」岳史迪等等。

這種名稱譯法,加上間或在譯文中出現的港式用字,以及我們知道這書實際上是在香港出版及發行的,使我相信,這本小說的翻譯工作,也是在香港進行。這在今天看來,便很珍貴了。

這現象出現好像已經有一段頗長的時間了:值得閱讀或有很多潛在讀者的外國書本,中文版不是在中國內地翻譯出版的,便是在台灣翻譯出版,又或者兩地都有各自的譯本,然後,香港及澳門才進口「中國大陸版」或「台灣版」作銷售;明知道兩地會推出譯本,仍然請人在香港進行翻譯推出本地版本的行為,彷彿已絕跡。

很多朋友和我有同感,「中國大陸版」及「台灣版」中譯小說,各有優劣,似乎都有些地方是不大配合香港讀者口味的,例如行文用字,例如地方、人名、電影或電視劇集名稱譯名等,但又體諒香港的出版社資源上不足,支持不到特地找人譯個專為香港這細小市場服務的版本。

常有電影愛好者為「港產片」發聲,幾時聽過有文化界為「港譯本」爭取?



P.S. 這本舊書,大小就手,紙張既不會白得刺眼而且厚薄軟靭適度,排版平實,字體和相片清晰分明。拿在手上太舒服了!可惜這是欠違的感覺。

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針線插


替家中買了一件小的家用品。直覺上想到一處應該有售的地方,放工後逕自前去尋找,果然便在「裕華國貨」買到了。東西的名稱原來就叫「針線插」,真是直接得很。

家中的一個用了已經不知多少年了,不過應該還可用的。本來這樣的工具嘛,能把針插上去,讓針固定住,然後又可以把針完整地拔回出來,應該便可繼續使用了,但家母想買個新的,理由卻是歷年來的累積使用,因為用法不當而深埋在針線插內的針已經很多。───箇中道理我不大想得通,但也沒去深究了。

像針線插這類民生用品,不需購買時會感覺常常見到,很多地方有售,到真要尋找時,才會發現原來頗有難度。若不是現在香港仍存在數家甚具規模的國貨公司,可能這次訪尋,也要花費不少功夫哩。

今次到「裕華」購物之時,略逛了逛幾個樓層。從前在元朗的幾家國貨公司,經常到訪,這次重見到一些當年常會看到的陶瓷擺設及刺繡,勾起不少回憶。

國貨公司這題目,很可以寫一寫的,不過,那是以後的事了。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脫頁

收藏書本,其中一個煩惱是書本脫頁,特別是內頁沒有穿線,純以膠水貼到書殼 ( 封面 + 書脊 + 封底 ) 上的,是高危一族。存放久了的書,翻閱時總要特別小心,試過有些書本來膠水沒有爆開來的,但翻閱時掉以輕心,揭開的角度稍大了一點兒,便即中招。


書本從中爆裂───甚至是紙張脫落了,本來都無礙閱讀內容,不過有收藏書本習慣的朋友都會明白,那種不完美的感覺將會一直叫人耿耿於懷。

許多年前,我有不少流行小說都是在元朗一家商場內,某租書店購買的,那老闆不時都會問我,是否要替我打釘,我都一一婉拒了。「打釘」是在接近書脊的位置上,以兩三口鐵釘貫穿封面、全部內頁及封底,然後再把突出的釘尖部分彎曲成緊貼著封底,租書店所有用以出租的書本通常都要經這步驟,並蓋上該店的印章。這種處理,在防止書頁脫落方面,效果極佳,但直接破壞了封面設計,釘子又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閱讀接近書心的內容,所以「二害取其輕」,我還是選擇盡量保留書的原貌了。

漫畫的收藏也會有同樣的煩惱。日本漫畫的中文譯本中,當年「自由人」所出版的膠水容易乾硬爆開,不少朋友都知道。

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王司馬筆下的農婦」

「王司馬筆下的農婦」,香港「天地圖書」 2014 年 6 月初版。───怕年輕的朋友不知道,這裡的「農婦」二字並非泛稱,而是作家孫淡寧女士的筆名。

書中好像沒有明言,但依內容推斷,應是由農婦根據出版時已經去世的王司馬遺下的 200 多張作品,再配上文字而成,即是先圖後文。


書是由姊姊從公共圖書館借來的,看完後由我接力。若非如此,大概我是不會購買這本書吧?因為書中多是全版的圖畫,再在旁邊印有或多或少的文句,少起來,一版只幾個字;我覺得很快便會看完,便不會購買了,絕對與作者二人的圖文質素無關。

王司馬的漫畫,是「寫意」多於「寫實」,像這本書中的插圖,走的也是他筆下「牛仔」的那路線,畫的是卡通公仔───線條簡單而且不求絕對工整,直線或會有些波動,平行線或者不大平行,本來畫好了的一張桌子,後來加上了個花瓶,花瓶的線條下明顯仍看到本應遮蓋住的桌子線條,也不理會───但很能掌握到神韻,例如有一張畫,幾個小朋友各自拖拉著書包走路,便令人感覺到那些書包的重量。

農婦的文集少年時看過,中間那麼多年來,鮮有重溫,今次讀這書中文章,覺得她的文字簡樸之中又不無幽默感,而且寫親人、寫朋友、寫誼生,寫當年事、寫今日景,閒閒寫來,淡淡的文句中又流露出濃濃的情感,別具魅力。

掩卷之後,結論是:這書好看。

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訪談與遊戲

好像是崔建邦紅起來的那個時期吧?突然發現到原來一個最原始、最基本、最簡單的訪談節目,也可以很好看的。後來電視上的訪談節目,多如雨後春筍。

有的時候,有些訪談節目,會在節目中加插遊戲環節。但,難道製作人沒有察覺,要拍攝一個遊戲過程不出現悶場,比起要令到單純一問一答的訪談中不出現悶場,難度是更高的嗎?───又或者,我們可以說,那是兩種不同的藝術。

「無線電視」現在的訪談節目中,「男人食堂」和「娛樂 3 兄弟」都見過加插入遊戲環節,同樣的是過程突兀,而且本來氣氛不錯的內容,忽然便出現了悶場。有時看到有關節目的嘉賓名單,覺得應該值得一看的,在網上找來重溫,但不到一半,遊戲便來了,頓時便失去繼續看下去的興趣。

知道中途放棄是不該的習慣,但也無奈。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李氏力場」學生版?

消息說有個強力颱風今天稍後將會正式襲港,不過我撰寫這網誌之時,雖有三號風球,卻天氣晴朗,陽光普照,炎熱依舊。


近年開始每有颱風,即有人提起所謂「李氏力場」這一陰謀論式的惡搞文化,指在像李嘉誠等鉅富的壓力下,有關部門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時會顧及商界利益,以盡量不影響股市運作及公司開門營業為原則,保障商界的利潤云云。

今次「妮妲」襲港,網上流傳著一份精細預測,說哪天的哪個時間將會掛上幾號風球,然後又會在哪天哪個時間如何轉變等等;這份「通告」,除了很多人在網上如 Facebook 等平台張貼外,更有朋友在 Whatsapp 等私訊平台轉發,語氣之中流露出好像把這事當成真的看待,真叫我極度驚詫。

回想當年就讀小學,6 年間未放過一日病假,並不是因為沒有生過病,而是很多時都在星期五晚或星期六不適,看醫生後服了藥,星期日晚上便大致痊癒了,所以星期一又可如常上學。

假如當年也陰謀論一點的去想,倒也不知那究竟算是什麼力場作怪了。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代溝的趣味

香港及美國,將有大型選舉工程,不同年齡的市民看事情的角度,似乎分歧不少;英國「脫歐」一事,也突顯了同樣的問題。

在 YouTube 可找到一系列「Kids React to...」、「Teens React to...」及「Elders React to...」的短片,讓不同年齡階層的朋友使用一些他們比較陌生,但在其它某年齡階層眼中極為平常的東西,而且不會給出什麼提示,由得被訪者自行摸索嘗試。

我暫時只看了一段,是「Teens React to Windows 95」( 可以譯作「當青年遇上 Windows 95」?」 )。那是大約 20 年前的產物,剛好在我離開校園踏進社會的那個階段面世,令我感受更深。當時在電腦課中,學習用 Pascal 編寫程式,要交功課時,幾乎全班同學都是向少數幾位同學求助;就是那少數幾位同學中的一位,曾說過一句「開啟 Windows 要三分鐘時間」之類的說話,我在旁聽到,完全不知道他為什麼忽然在說窗子什麼的。




開機時間之長,上網要靠外置解碼器,外存資料的器材容量少,所以安裝軟件時往往要逐隻磁碟換入,安裝一套 Windows 要花上以小時計的時間,等等等等,現代年輕人莫說是否接受得到,簡直難以相像;不同年齡層之間的溝通,如何不像地球人跟火星人對話?

最後岔開一筆,談談美國的升月計劃。

我看的短片,也只反映了約 20 年間科技的差距,一位受訪青年,已經說「現在的手提電話比當年的電腦還利害」,那把現在的手提電話功能,跟約 50 年前───即地球人初次升月時───太空船內的電腦比較,那會是多少倍的進步?所以美國不再安排登月計劃,一定不關科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