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消失「紅金龍」

在一張舊相片中,顯示了元朗舊墟連接元朗泰祥街的一段堤邊,其中一幢樓房上的外牆廣告,那「紅金龍」三個字清晰可見。


廣告的年代已久遠,但直至不是很多年前,仍然隱約看到,只不過是被雜物雜草阻擋住了。相片中如鏡面的池塘,先是逐漸長滿了植物,然後有傳當年建造西鐵時政府會收購該位置作安放橋躉之用,然後沒有成事,然後給填平了,然後成了停車場;從那時候起,該廣告便被掩藏起來。

近日路過,那樓房已翻新,外牆上的「紅金龍」廣告痕跡,終於消失了。卻不知到底它是已經被毁,還是只是被遮蓋在新的油漆底下,以後或還有重見天日的一天?那便不得而知了。

像這種老舊廣告的蛛絲馬跡,今天在元朗市中心仍然殘留一二,不過要找人花錢花精神去保護保存,則難矣。


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

電筒

有需要時,可以拿根手電筒出來,那種「有備無患」的行為有點帥氣;若是那電筒有顯眼的特別功能,能更吸引眼球的,效果便更佳了。

有次到訪倪匡先生的家,他說家中有很多電筒,很多地方都有放置著,不過我只欣賞了其中之一,並未能得看全豹。


工作上電筒本是很實用的備用品,在光線不佳情況下視察物業,及抄寫電表或水表上的度數記錄時,都可用得上,可惜,好的電筒難求。───或者說,可惜電筒總是易壞。無論便宜的還是昂貴的。

最近一次,預算了要使用,出門之前檢查過,擺放了也有些日子的電筒運作如常;把電筒放回背包之中,到了物業現場時,果然需要動用,但那關鍵時刻,它卻又不著了。

那次在檢查之後,放回背包之中,的確並未把那電筒放回到同一位置,擺放的方向現在回想,應該也如前不同了,但,難道如此便會令電筒一下子損壞?

不算過份的要求,只是一根夠亮及可靠的電筒而已,也那麼難尋。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相睇


有以外國詞彙「Interview」對應中文「相睇」一詞,當中「Inter-」對「相」,「View」對「睇」,巧妙而有趣,很有點「無情對」的味道。但 Interview 和「相睇」的性質,其實並不相同。

Interview 或稱「面試」,雙方是直接對面接觸且有交流的,而「相睇」的交流則很有限。

「相睇」在一開始之時,有個「初選」的動作,男士憑媒娶妻或納妾時,媒人會先讓當事人看過女方的照片,男方認為可以接受了,才安排「相睇」的,所以男方在「相睇」之時才發現對方容貌完全不對頭,悄悄地逃遁而去的情節,只是戲文故事作者有意無意中編造出來。

在「相睇」當天,男女雙方上茶樓是分開桌子坐的,女方與媒人同座飲茶,男方在另一桌飲茶,彼此不會交談,合意的話,才會另約媒人談商,大家「相睇」真是得個「睇」字,與 Interview 的情況,大相逕庭。

───當然這是傳統「正宗」的情況。既然現今社會,許多朋友都不知道「相睇」的「正宗」是怎樣,那麼普遍的「不正宗」,反而更可以和 Interview 相比較了。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刷牙和喝水


跟從醫師的指示,每天早上仍然空腹之時,先行喝水。───雖然大部份情況下都不能喝足所講的份量,只是盡量貼近;若硬要跟足,恐怕反而會嘔吐出來。

早上空腹喝水這方法,知道及跟從的朋友似乎不少,但有一環節,卻是人言人殊:到底應是在刷牙前喝水,還是刷牙後喝水呢?

我看的那醫師是「刷牙前」一派的。這派較要命,因為起床之後、刷牙之前的時間很短,要在那段時間內喝到那醫師所講的份量,真是要喝到嘔。

「刷牙前」一派支持的,據講主要是要保留及吸收口腔中的某些有益物質,而「刷牙後」一派則認為刷牙與否對吸收那些物質影響不大,所以便形成分歧。事實如何,又要待專家去發掘了。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隱藏數據用量

智慧型手提電話和電腦,都要參加電訊公司的上網計劃;每個計劃,都有指定數據用量限額。

一開始的時候,當然會約略估算每月用量多少;實務上,也會設定每次有新東西可以下載時,要系統先問準自己,而不是全部自動進行下載。但儘管如此,也常有偏差。───偏差說的自然是低估了用量,而非用不盡限額。

主要是因為日常使用許多不同的軟件,而每個軟件,都常有更新。當接到系統通知時,看到平時不甚使用的軟件,已經不去更新了,但一些常見的資訊性的軟件,便不敢避免,例如巴士公司的路線時間表。

不是很大容量的下載,常軟件數量多時,更新次數頻密時,累積起來,便成問題了。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微妙差別

與一位舖位業主談電話,聊到風水事宜。

我自己不懂風水命理,不過關於玄學的小故事也聽過不少,當中有不少都講到看似差不多風水格局的地方,選用之後效果可以有天壤之別,最嚴重的,更可能有殺身之禍。


具體一點,從舖位選擇角度看「人流」,也有相似的玄妙。最普遍來說,店前人流充足,都會被看成好事,因為不必招徠,眾多潛在顧客已經在自己面前經過,做生意時應該事半功倍;但某些位置地方太狹窄,人流雖有,但多數人都只會匆匆路過,這種「急人流」,又未必能惠及商戶。

面前同樣是繁忙馬路,有時玄學師傅會說好,有時會說壞,真是世事洞明皆學問啊!

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老散文

散文內容,常常記錄了當代的風土民情,所以閱讀舊時的散文,能夠從對照中得到樂趣。

例如有些東西,不論是人、事、物,曾經盛極一時,現在大家都感覺陌生了。相反,有些東西一直存在,歷久不衰,讀者翻書,仍然有所共鳴。

更有趣的是現在十分普遍的東西,當年初初出現,除了要詳細講解及介紹外,可能連稱呼也不統一,現在重溫,有時要仔細一想,才弄清其實作者指的是什麼。例如現在說「手電」,大家多會想到手提電話,但在數十年前的小說中,那是指手電筒。


蔡瀾一篇文章,推算應大概是 30 年前的作品,介紹泰國的冬蔭功。從他詳細說明這湯水的材料和色香味,冬蔭功那時在香港,應很罕見。這湯的名稱現在普遍寫作「冬蔭功」,但讀時「蔭」字卻是「陰」字發音;蔡瀾舊文中則叫它「東艷貢」,跟足來發音的話,倒帶著異地風韻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