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記者拉雜談

討論記者的水準,而以「狗仔隊」的行事方式為主旨,已經不再新鮮。這是個環球性的問題,大概永遠都沒有法子根除了。

我們能夠近距離一點來看的,只有本地記者,關於外地記者的資訊,隔了一個距離來作評論,未必公正。例如台灣的記者,我們這裡看到的,都經過剪輯,最多只能聽到被訪者的回答,聽不到記者所問的問題,便難以判定到底發問的水平如何,不過常在娛樂新聞的片段中,看到被訪者周遭都是咪高峰,每個咪高峰又有著大若人臉的商標牌,圍著當事人,看得人花多眼亂,不禁在想:現在是你們替藝人宣傳,還是藝人在替你們宣亂?


近日多位出位的年輕人,走出香港,分別接受別國的訪問,說的是匪夷所思的見解,連採訪者都可能料不到會聽到那樣水平的說話。一開始時,傳媒可能是出於好奇,也或許的確打算認真討論有關的題目,但當聽到有關人等接受別家同行訪問時,所給出的回答後,應已知道他們能否提供有足夠水平的回答和資訊了,為何還要接著邀約採訪?是因為商業社會,競爭劇烈,所以對手有那麼好笑的節目,自己也定要拍一段?

有時傳媒的質素如何,不必看如何處理主題,單看如何挑選主題,也可窺得一二了。選擇了低級的題目,便怪不得別人的訕笑。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從點子到漫漫長路

正在看一本叫「給我看你的手帳吧!」的書。這書數年前出版過同名的,這一本是剛出的新版。

書內收錄了不同人士的不同手帳的不同用法;看到許多的例子,觸發到許多的聯想。


當年沒有手帳/筆記本/筆記簿這些堂皇的名字,但回想在過去的數十年間,我基本上一直在使用筆記本記事,其中好一些都還保留著,所以在挑選及使用筆記本的事情上,我也可以說到幾句,但資訊不會有很多,也從沒有系統地整理過,難以成章。

每個人生階段,用著不同類型的筆記本,記錄著不同性質的物事;每個階段,都有些忘不了的回憶,其中也有少許具趣味性者,值得記錄下來,但同樣資訊不會有很多,也從沒有系統地整理過,難以成章。

今早在巴士上看著那本書,想到以上的兩點,然後又想到:若把兩樣「難以成章」的物事結合起來,互作彌補,會否剛好可以勉強作為一本書的雛型呢?就像「離別鈎」那一柄殘缺的劍,加上殘缺不全的半本劍譜,恰好能發揮強大威力一樣。

於是一個點子出現了。

應該會動手啟動的,但一件事,從想到點子,到實際成事,中間的道路可以漫漫無期。今天且寫下來,先作記錄,以後如何,以後再算。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古怪「成報」

路過便利店,看到「成報」的頭版,把香港特區首長的連任與否,以核子彈爆發作喻,真是極盡嘩眾取寵之能事。

工作忙過,突然想起,便到網上去看資料,想知道現在誰是「成報」的老闆;利用「維基百科」協助,上面的資料已經相當簡明,但我也要搜尋了好一會兒,才弄清楚原來該報的現任老闆,是位姓谷的先生。至於他的背景如何,我便沒再去深究了。

看到「維基」上的資訊,有「政治立場」一行,形容是「親中共,反中聯辦,反梁振英」。這算是怎樣的立場?真是愈看愈叫人糊塗。


想數十年前,很多時需要到舅父在酒樓門前擺的報攤去頂替一陣,讓他去去洗手間等等小休一會;他把所售賣的報紙,按暢銷程度從右向左排列,所以我知道當時「成報」的銷量,是在三甲之內的。───至少在我舅父的攤檔上便如是。那時「東方日報」銷量最高,報紙疊起來高度可觀,不會一下子全放出來的,而是大部份先放在地上,陳列出來的報紙每售出了幾份,才在地上的高塔上拿幾份上來補充;「成報」的銷量遠不如「東方」,但也需要作出這樣的「分批擺放」安排。

那時看到的「成報」,作風跟現在的「成報」完全是兩個樣,正經得很,頗有報格。

聽聞「成報」的創辦人何文法先生賣盤出來,是不想拖累後人;卻不知他若眼見當年辛苦經營的報紙變質至此,會否感到後悔,覺得那時候不如把報章結束了更好?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找佚文

許多成名作家,在未成名之前都有過很多作品,有些早已獲得好評,有些水準不過爾爾,連作者自己都忘記了有它們的存在。

當作家成名後,粉絲常想找回那些青蔥年代的作品,往往極難。若是書本,可能連當時的出版社都消失了;就算出版社仍在,舊書早已絕版,市面上卻又未有足夠的人想購買,支持得到再版,粉絲只能在茫茫的二手市場中碰運氣。


若當年文章沒有結集成書,只在報章及雜誌上刊登過,若干年月之後再要去尋找,簡直是大海搜針般。

兩者比較,雜誌上的文章也還容易些重現,在報紙上的,每年三百多份報紙,乘以事隔至今的年數,再乘以一份報紙的張數,計算一下一個人的家中要把所有報紙都保存下來的話,要佔多少地方,要有多大財力。───而且那還只是以一份報紙計。市場上還有那許多其它的報紙哩。收集者不能把所有舊雜誌舊報紙都存起來,即是只能儲起個別的;而收集者儲起來的個別報章雜誌,要剛好就是閣下在找的那一版,而且還適逢對方肯賣,而且又適逢閣下買得起,各類因素加起來,便知要找回昔日特定報刊上的特定文章,實在極難。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有依賴一樣虛無縹緲的東西,叫「緣份」。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小說與現實

新派一點的說法,應是「現實比小說更離奇」。

近年所見所聞許多事情,都令人想起這個說法。有些接近低能的大話,也有人說;一些聽到便知道不是真實的說話,也有人相信;看起來連最基本的邏輯都說不通的事情,也有人支持。種種例子,不同國家都有,陸續出現,叫人不明白到底現在世界是怎麼一回事。


連有個寓言式的故事,說有人極度懶惰,家人遠行前把個大餅掛在他的胸前,他低頭咬到多少便吃多少,嘴巴及不上的地方,本來用手輕輕一撥已可吃到了,也不去撥,最後活活餓死,像這樣誇張的故事,再聽多一百遍都不會覺得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卻因在現實上得知有些例子,而覺得世事也說不定,有人真可能會這樣餓死的,可見世人的心理病態,可以到達多麼嚴重的地步。

而我們便要在這樣的世界中求生存。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巧奪天工的畫技

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說法,相當流行。大家便常認為:要做到某種效果,便必要採用某種工具。

「最好」或者,「必要」則未必。

現在常可在網上看到有人分享短片,把整個繪畫過程記錄下來的。不是說這樣的短片不能造假,但工程浩大,應該不大化算,所以我傾向相信它們的真實性,因而當看到「簡單工具,專業水準」的繪畫短片,便知道世上的確有很多能人,用的是簡單到不簡單的工具,便達到大家認為十分專業的效果,叫人不敢相信,但又不能不信。

我看過印象最深刻者,其一是以「小畫家」軟件畫出逼真的「蒙娜麗莎」,其二是不同的鉛筆畫,從零開始,畫出如同相片一樣的作品,奇跡一樣。

不同的畫家,不同的畫法,相同的是過程中,看起來每一筆都是清晰的工筆,填色之時也是面積不算細小的色塊,但到最後筆畫與筆畫之間、色塊與色塊之間的接續卻是那麼流暢自然,絲毫看不到駁痕,實在是絕。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筆名


早幾天邊看「司明專欄選」邊寫網誌,提到之前沒聽過作者的名字;書的後部分原來有介紹,司明即是馮鳳三。對馮鳳三的名字也不算熟悉,但起碼曾聽說過。

不少知名作者,都有很多筆名,如倪匡高雄丘世文等。據了解,通常出現這情況,原因有三:其一是作者不便讓人知道那是自己所寫,故意匿藏;其二是用名字配合文章味道;其三是不讓人看到同一刊物上有太多相同作者的作品。

大學時期,有份校內刊物,內裡所謂學生投稿者,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出自編輯女士的手,所刊的什麼類型作品都有,全部給以不同署名,以示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