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擇地而棲

今年清明往掃墓,在首站進行至一半,山坡更高處有段距離的地方起了火,於是匆匆完成功夫後離去;到第二站,看到原來該處近期也遭遇了山火,根據地上灰燼推算,可能亦只是三幾天前所發生的事。

在第一站中遇上山火,打亂了行程,當然是抱怨居多,但到了第二站,事情是之前已發生了的,大家的著眼點便放了在好處上,例如容易找尋到墓地、省去不少清草的時間等等。看那「災後」情況,山火燃燒之時,火勢一定是很大了,大家卻似已忘記那時的危機。


歷史研究發現,很多個國家、地區的上古居民,都是住在江河周邊的,這樣在平日自然較容易取水使用,但當天氣不佳、發大水時,便又要慌忙逃避,甚至出現傷亡;上古居民仍然作出如此的選擇,自然有他們的理由。

當大家明白眼前有哪些選擇,又明白不同的選擇各自有什麼好處和不好處時,抉擇了,無論最後結果如何,都難說當初的選擇是笨或不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