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編輯之才

有位朋友以為我可以勝任他的一項編輯工作,實在是個「美麗的誤會」。雖然在一些書本上,我在版權頁的列名時,有被給予「責任編輯」之類的頭銜,但我所負責的,其實主要就只是內文校對而已。

身居編輯之職者,我認為如同一部電影中的導演,要多才多藝,每一個環節都要有所認識,以在適當時間作出決策,這一方面,有時並不是單純靠著經驗便可以做得好,需講天份。


在朋友處看過兩本樣書,書的呎吋相同,頁數也相同,但內頁以不同紙張印製,效果已經大不同。就算不論紙張的粗糙程度、反光程度、吸墨程度、價錢等深入資訊,單是兩本書的厚度,已經相差很遠;那薄的一本,因為紙張密度較高,比起那本厚的,反而更重。

單是紙張配合字型兩大項目的挑選,已經可以得出無數的組合變化,何況還有無數其它的項目需要配套?真是千變萬化。

我雖沒這方面的實務經驗,亦知編輯不易為也。

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序之序


在日本漫畫「孤獨的美食家 2」的中譯本內,有幾篇序文。我明白那些序文目的,是作推薦,而作者撰文時,也是預算了放在內文之前的,不過我從讀者角度,感覺上卻認為若把它們───至少部份───移到書後,效果或者更佳。

首先是把書買回來後,急於閱讀,但卻有序文擋路,一來數目不少,二來字數也不少,偏偏自己又喜歡順著把書看完,便不禁一面看一面嘀咕:「怎地沒完沒了的?」

而且內文完結後,再翻一頁,便看到版權頁,也令人有些突兀的感覺。

就算是看香港漫畫,遇上沒有專欄殿後的,有些少下回預告,也算一種收結;「孤獨的美食家 2」卻似是斷然中止的故事集。若在看完內文後,才再看那些序文,彷彿有個知音人在跟讀者交流閱讀心得,應該整體感覺會較良好吧?

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公園泊車?


在元朗一個大型遊樂場中,看到有一輛「車」以單車鎖扣了在長椅的扶手,而看來物主並不在附近。驟眼看來,倒也不能肯定是手拉購物車,還是嬰兒車,但無論是兩者中的任何一樣,這個做法,也甚奇特。

這「車子」用途是載人或載貨,擺放在公園中不拿回家,也很難理解。無論物主用它來載人或載貨,總不會先把所載物送回家中後,特地又把「車子」拿回來公園擺放;但若把東西卸下後,留下「車子」,而把「車」上的東西手抱回家,也是不合理。

類似的泊車情況,多見套用在單車之上,車主騎單車往來公共交通工具的站頭和居所之間,早上騎車出發,泊好車後乘車去上班或上學,到下班或放學後,下了汽車便登上單車,駕車回家,這樣的流程才說得通。

相片中的情況,便想不通了。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孤獨的美食家 2」


早幾天重看「孤獨的美食家」時,已知道作畫的谷口治郎不久前剛去世,不過卻不知道,原來還有「孤獨的美食家 2」的存在。後來在書店中看到,甚為詫異。

根據網上資訊,這本「2」所收錄的內容,是第一輯連載完畢後 10 餘年開始連載的,事隔多年,創作人的心態和技巧也有所改變,所以出來的味道與前作有些不同,但還算保持著連貫的風格。

這本「2」跟第一集比較,似乎加強了食物的繪畫及進食的場面,大概是「市場主導」開始起作用了;故事則仍保持著清新可喜。

個人觀感,有一點改變是不大喜歡的,那便是食物的描繪。上一本書書內的食物都是用筆墨白描及輔以網紙繪畫的,到了「2」,食物由相片經電腦加工「漫畫化」而成的嫌疑便增加了,看起來真實感像是更佳,但我認為,之前的做法,更算是藝術。

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孤獨的美食家」

「孤獨的美食家」,日本漫畫,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台灣中文版由「圓神出版社」在 2012 年推出,單行本一期完。

這書我原來有一本,後來給了堂弟;之後在二手市場又遇上了,便再買一本。早兩天看完一套古龍的武俠小說後,便把它再看了一遍。


明知道這本來只有一冊,也明知道內裡只有不足 20 個故事,想要慢慢的看,終於,還是在一天之內便看完了。說到底,這本漫畫實在簡明輕快得很,不知不覺便看完一頁,不知不覺又再一頁,想慢些看完也不能。

這本講飲食的漫畫,很是奇怪,別說是沒有很著力於介紹食肆或食物,甚至連在給出具備「起。承。轉。合」的「完整」故事之企圖,也不明顯。有不少漫畫,劇情也是淡淡的,但這本漫畫中有些故事,感覺上只是散文中的一個斷落;而尾段有時也不像一般情況有個收結,十分輕淡的,自然地看下去,忽然才發現原來故事已完。

不知久住昌之那「原作」是特地為漫畫而寫的劇本,還是有部原著的文學作品,漫畫家再把該作品改編成漫畫?想若有那麼一部「原著小說」,可能閱讀之時也會像從前看三毛的短篇小說般,每一個故事都被勾起興趣,但劇情發展到一個段落時,才頓覺下一章又是另一故事的開始了,正在看的故事已經再沒後續,而感覺意猶未盡吧。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綠姿」

當元朗的租書店漸次消失時,位於合財街的「綠姿」原來還在營業。

「綠姿」搬過幾次地方,最後階段是在現址的地舖,現在則棲身於閣樓。想當年有不少「衛斯理故事」都是在那裡租看的。

這次路過,難得時間夠早,還開著門,於是登上樓梯,想看看它的生存之道。原來現在超過八成的地方,擺放的都是所謂「網絡小說」了;其餘的種類,日本漫畫佔了一個小空間,傳統小說佔了個更小的空間。

 

「網絡小說」及「BL 漫畫」等有市場,我也知道,卻不知也可以支持得到一家小店的生存。我在內迅速地逛了一圈,當時店中還有一兩位客人,而離開時,又有一兩人上樓,看來居然有些生意。

不過好像說,這是「綠姿」的自置物業?那好像便說得通了。若兼有樓下舖位的租金幫補,那更是足以支援到這店的生存哩。

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公事包之選


選擇公事包時,外殼軟或硬,是兩大方向。

我個人偏好硬款公事包,因為就算放的東西不多時,把公事包放在地上時也不會軟巴巴的,東歪西倒,而且乘搭交通工具時若想小睡一會,雙手也可以擱在公事包上,更不必要邊睡邊分心扶住常會歪倒的公事包,但硬款公事包相對來說,最大缺點是即使未放入任何東西,也會較重。

另一個選擇的方向,是除了 A4 大小為主的文件以外,還要空間擺放水瓶和雨傘等,若把文件和用品平行放置,公事包便要厚一點;若把有關用品放在文件前後及上面時,公事包可以較薄身,但長闊便要較寬鬆了。

如何平衡,一直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