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信箱專欄

多謝漫畫家戇男兄答允借用他在 Facebook 上分享的這張相片。


據知這個專欄是虛構出來的,刻意惡搞,所以什麼「徵求」啊「出讓」啊什麼的,都並無其事;而上面那個「戇男信箱」也是假的,並不是真的在回答什麼讀者來信。───但也正因為這個「信箱」是刻意製作出來的,所以反而同一時間包括了很多當時真實「信箱」中的典型問題。

那年代的香港漫畫,常包括有信箱專欄,除了可以讓作者和讀者有所互動,大概也不無趁機減省繪畫的時間。除非像上述例子般,作者刻意開玩笑,否則,真有讀者去信,作者亦真會作答。───至少我們作為讀者,一直深信如此。( 所謂「連人帶話一齊來」,作者回答信件和他們在作品中所用文字風格是否統一,不容易騙到人。 )

昔日沒有像互聯網如此方便的溝通平台,讀者對作者的了解不多,但又很感興趣,所以常會去信詢問作者他們的個人資籵:真名是什麼?家住何區?什麼生肖?什麼星座?已結婚未?妻子何名?子女若干?嗜好興趣是什麼?等等等等。

有時會提出關於作品的問題:過去的情節、將來的發展、個人建議,等等等等。記得有某個時期,黃玉郎的「龍虎門」書中信箱,讀者常詢問過去某些期數的書名是什麼,不知有什麼用處?

也有向作者索取畫作的。成本最低的做法,是要求在信箱插圖中繪畫某一角色,通常作者都肯照辦;也有向作者要求親筆畫或親筆畫之影印副本 ( 當時叫「印晝」) 的,涉及成本較重,也較費時,作者未必答應。見過有讀者要求作者送贈鋼筆筆咀,或是日本版的漫畫書,這些安排成本更高,作者不是為催谷書本銷量,應等閒不會接受吧。

有時見到一些問題,感到已經是想無可想而硬要繼續提出的問題,例如問作者自己的字體值多少分之類。不是說笑,這樣的問題,也並不十分罕見的。

至於附圖中最後的問題,讀者視全個信箱都用作回答自己問題的「獨霸信箱」情況為光榮,不是現在重溫舊物,都記不起曾有過這麼一種事了。

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BB 食檸檬


我們吃辣的東西,有時會亂抓頭髮,有時會團團轉狂踏地,似乎可以藉此發洩一下體內的辣意。這些到底是我們長大了才擁有的「知識」,還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呢?

在網上可以看到些名為「Babies Eating Lemons for the First Time Compilation」的短片 ( 雖然它們有的並不很短 ) ,並有逐年的精選,從中可以看到很多「首食檸檬的嬰兒」場面,各式各樣,很是趣怪。這裡選擇的,是只幾分鐘的版本,僅作參考。

大人吃酸的東西時,會被酸得面容扭曲,會被酸得全身發顫,見短片中的嬰孩也有相同的反應,可見原來那些反應果然是天生的。不知有否那麼殘酷的「實驗」,是拿嬰兒來測試首次吃辣的反應?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阿 Q 精神」?看「山海逆戰」封面「崩壞」事件

邱福龍的「山海逆戰」通常每期都有兩個版本,一個可看到草稿效果,另一個是彩色完成稿的效果。

最近出版的一期,不少網友都認為草稿版本更佳,著色之後,美感反而差了。我亦有同感,甚至在乍看到上色版時,被嚇了一跳。

 

完整的繪畫過程,一般先以鉛筆畫出草稿,再在草稿上以墨水畫上黑白稿,然後便在黑白稿之上加上顏色;就算同一個人多次畫同一圖案或簽同一個名,也難以統一,何況要多次用不同筆觸的工具繪畫同一張畫?所以草稿、黑白稿、彩稿經常帶給觀賞者不同的感覺,不同觀賞者各有所好,只不過在今次事例中,大家的喜好比較一面倒而已。

倒是沒有想過會有那麼大的迴響。可能算是「阿 Q 精神」,但想想,有很多讀者作負面的評語,是否比市場完全沒有反應好?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新的舊筆


因為臨時有需要,到書店去要買一枝藍墨水的筆,忽然見到圖中的這款紅/藍兩色原子筆,試了試,覺得也算流暢好用,便買下來了,價錢 HK$ 4。

差不多時期長大的 Blog 友應該也猜到,當中存在一定的懷舊情意結吧。

從前的是「斑馬牌」原子筆,今天的牌子是「AOPO」,兩者有無相關,我不知道;從前是木製的筆桿,現在是膠製的,而且筆頭的形狀也不盡相同。

但就像是老朋友,數十年不見,重遇上,細看起來有很多變化,但反而第一眼粗略看到時,便認出來了。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從電影行業到漫畫行業


第 36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剛結束,在 YouTube 上零碎地看了一些表演/頒獎/得獎片段,覺得設計及製作十分認真,娛樂性很豐富。

理論上,拍一部電影所要涉及的人力和財力應遠較畫一本漫畫書更大,自資拍片後可以公映,遠較自資出漫畫後可以公開發售困難,但電影界可看到明天的希望,香港漫畫行業的前景卻很黯淡。

現在的情況是,在電影界別,看的人、拍的人,都有相當年輕的,而在港漫界別,看的人、畫的人,都缺乏新血。

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蝕本生意沒人做」,回想昔日在香港的小說及漫畫興盛之時,有那麼多人肯寫和畫、那麼多人肯出版,都因為有「市場」;世界上,想聽故事的人連綿不絕,但這不足以構成市場,而是要令人重新有回「透過小說方式聽故事」和「透過漫畫方式聽故事」的興趣和習慣。

在有了「需求」、「市場」後,參與者眾,即使質素良莠不齊,也可令行業存活下去,有改善的可能;若根本「需求」、「市場」不再,那麼一個行業是否仍需要存在,也很成疑問了。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談「風雲 5D」的評論

Blog 友不必怕我劇透內容,因為我也根本未有觀看有關歌劇,只是就網上的一些反應,寫點感想而已。

知道有「風雲 5D 音樂劇」,是早在多個月之前,上海老友託我代購門票;之後便是在網上看到網友陸續分享的點滴。節目推出前,已有「口碑」───或「口誅」,所見主要是針對角色的挑選,把舞台版的演員和電影版的演員作比較。


我一直不明這種見解,因為以我有限的觀看現場表演經驗得出的印象,通常都是很難看得清演出者面容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常常要依靠很多肢體動作,以讓觀眾遠距離也可明瞭他們要傳達的訊息,當舞台演員轉演電視劇或電影時,常會被批評動作太誇張。

又想起看過一段新聞,有位長者在舞台上擅長扮演少女一角 ( 好像是「西廂記」的紅娘? ),十分出色,演出之時,觀眾每每便忘卻演者的原本年齡。

「風雲 5D」據說影音等特技效果也做得不錯,這方面,我沒看過便不置評了。我其實連何謂「5D」也不知道。

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吝嗇電視台

現在都不大記得電視節目的播映時間了,因為主要都是靠看網上重溫,所以節目首播的時間,反而並不重要。

曾幾何時,「無線電視」十分豪爽,許多節目都有很長的「重溫期」,例如「兄弟幫」,記得在播出至 1000 多集時,我還可以找回多個月前的片段來看的;這「重溫期」越縮越短,近期更甚。


我也有重溫「兄弟幫」的習慣,但令我留意到問題的,反而是另一節目「搵食飯團」,因為最近一次我上去搜尋舊集數時,發現根本不必搜尋,因為可供重溫的,只有最新一集;而且那一集的供賞期,當時也還只有七天!

現在電視台竟然吝嗇至此?若是錯過了某些精彩題目,聽到朋友推介時再想去重溫,也許都已經趕不及了!如此安排,差勁之至,對節目推廣,更是不利。


後記:原因應該找到了,不過吝嗇的感覺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