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永遠測試中?


香港舊日有所謂「臨時房屋」、「臨時房屋區」、「安置區」,現在已由「中轉房屋」取代了。這種公共房屋,是用來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它天災影響急需安置但又未能即時符合入住公共屋邨者」的居所,名雖「臨時」,但對不少朋友來說,「臨時棲身」的時間其實甚長,就算不是「永久」,感覺上也是「半永久」了。

今天在等候巴士時,看到顯示預測巴士到站時間的系統上,仍然貼住「系統測試中」的字眼,因而有感。

從前很多時不選擇乘搭巴士,是因為不知還要等待多久才有車到,便寧可選搭時間上較容易掌握的交通工具;有關系統的推出,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不過系統推出至今,已有不知時日了,早已進入「正式運作」的階段,而仍掛著「測試中」的內字,以期在「萬一」出事之時,可以卸除責任,則未免太過審慎。就算是正式運作時,也可以標明所有顯示的資料都是「只作參考」吧?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處處狂人處處癡


吳貴龍先生,我們並不相識,不過他應是我網友的朋友,或至少是我網友的網友的朋友。他的作品「亦狂亦俠亦溫文——金庸的光影片段」已經面世,香港「中華書局」出版,定價 HK$ 238,約 320 頁。

從朋友的 Facebook 分享中,早知這本書的存在,也知道它的內容十分豐富,但直至在書店中看到,才知道這巨著果然夠巨,拿在手中,重量十足。莫說要作資料搜集、整理分析、撰寫文字、排版設計,就算是要我打夠字數排滿內頁,再在出版之前進行兩至三次校對,都已夠要命,何況像各位狂迷般認真又仔細地編寫?

吳兄這本書是公開發售的,此外也見過些自資印刷後,只供小圈子同好分享,即是明擺著為興趣而作,非為賺錢。兩種取向,我較支持哪種?若我不能成為小圈子中的一員,自然是寧可見到它們有價而沽吧,無論賣得多貴,起碼也是「用錢便可以解決的問題」,否則,難道問人借來,掃描了再特地印製一本自藏?

近年來,小量印刷普及了,同道中人透過 Facebook 又更容易尋得聯繫及溝通,「眾籌」、「團購」的成功機會大增,只待有心人。幸運的是,有心人倒也不少哩。

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梁嘉琪的「今日 VIP」

人、事、物都一樣,若有個「花名」,便較容易令人記得。「無線電視」有個女藝人梁嘉琪,本來「家/嘉」字配對的名字,相當普遍,人多起來,也不好分辨誰打誰,不過因為有個節目中,她的拍檔用她名字諧音,改了個「涼瓜皮」的叫法,便幫我記得她的姓名。

她好像是在其它傳媒跳糟至「無線」的,不過我第一次看她主持的節目,便是在「無線」,那個飲食節目中她和拍檔唱和得很好看,給我印象甚深;之後的包括由鄭丹瑞領頭的談健康節目,和長壽的「學是學非」。

梁小姐一直演出得夠放且夠自然,不過多數是嘁嘁喳喳的角色,和其他女藝人一起,吵得叫人抓狂,所以一直知道她的存在,也一直知道她的表現不錯,但又不會怎樣特別捧她的場,專為了看她主持的節目。

比較近期,梁小姐加入了「今日 VIP」中成為常駐主持,令我改觀。


從「學是學非」到「今日 VIP」,一動一靜,對比之大,一開始時,令我懷疑節目監製是否選錯了人;有次經過電視機看到她所主持的集數,隔著玻璃沒聽到聲音,而這節目又是沒有配上字幕的,只看見她和嘉賓一起哄笑著,以為她硬把報導娛樂八卦新聞的招數套到人物訪談上,更有這種想法。───直至近日真正看了一集,看她訪問了位摺紙藝術家,真正看得舒服,才知道自己錯得很。

「隔行如隔山」,即使是資深訪談節目的主持人,做了很好的資料搜集作準備,很常見到也是一般的套路:如何入行?有何艱辛?如何掙扎?有何感想?將來如何打算?可以套用在不同行業的不同嘉賓身上。但在我看的那一集「今日 VIP」中,卻從中認識到了很多關於「摺紙」本身的知識和技巧!

之前看過好一些漫畫界從業員上這節目,由其他主持訪問,不是問得不好,但總覺得不能讓圈外人對漫畫行業加深到多少了解。不知若改由梁小姐作主持,會否問出一些不同面貌來?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惜食肆


創業難,常聽說新的公司成立後經過兩三年,仍然存活下來的只佔百分之幾;經營食肆也難,雖然眼見很多舖位都是「一雞死,一雞鳴」,但是營運中的,常大吐苦水。同時兼有兩者,新開的食肆,能經營至可以續租的狀況,在今時今日,已經不容易。

別區且不論,單只在元朗區,見到有些食肆,可以捱出頭來,前景不俗時,店主搬個新地方經營,或留在原地不過卻無端改變經營模式,反而令本來不錯的生意變差了,深感可惜。

個別例子今天不打算詳談了。

現在當有商舖關張,人們即時反應便是「業主加租所致」,其實也要檢討該店本身產品和服務質素如何,是否屬於「活該」之流。有些商舖,本是「不該」有如此下場的,卻是管理階層作了錯誤的決定,一念之差,生意轉逆了而難以回頭,更令人感嘆。

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食肆遷移


看電視節目,介紹新加坡食肆,不少都說已在那個位置經營了多少十年、傳至第幾代等等。現在在香港的食肆,就算已有那麼長的歷史,還有多少家是仍在原址?

整理手上的一些元朗街舖資料,發現不知不覺間,原來以為變化不大的地方,已經面目全非;有些商舖看著仍在,所以不以為意,原來之前是在另一個位置,搬到現時地方也不過是近一兩年間的事。

有時有些商舖是只從原有地址搬到隔籬位置的,這種情況,最易令人產生錯覺,以為那店數十年來都沒移動過哩。

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

助傳資訊

朋友經過互聯網及手機通訊程式,所分享的資訊,每天甚多。

有些資訊,以「積功德」之類的理由作鼓勵,又強調幫手轉貼並不怎麼花時間。這些無疑都是正面的支持理由,不過若因如此,便不問情由地把資訊再分享出去,收的人被弄得眼花瞭亂,因而在海量的內容下錯過了他們真正所需的有用資料,那又如何?

現今世代,人人都是編輯和記者,通常的做法是一股腦兒把資訊先拋出去,再由接收者決定何者應用及如何用,而先作過濾再作推介的做法,好像減少了許多。

我仍是守著舊的一套去做,應是很不合時宜吧。

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香港的電話

韋基舜寫香港掌故的書,提及昔日申請電話的困難;想起在很多以舊時香港作背景的電影、電視劇中,電話卻是多麼的普遍。

無論以什麼形式寫的故事,年輕一代描述他們沒經歷過的年代物事時,常令人有淺薄的感覺,因為只要沒有目睹、親歷過的事情,有很多細節都是想像力再強的人也不會想到的。

───尤其是電訊科技幾乎是發展得最一日千里的一環。


故事所講的當年,某種無線技術已經出現了、普及了沒有?是否劇中人能支付得起?即使只是談固網電話,那時的電話機普及情況如何?是如何操作?電話號碼是幾個個數字?虛構的故事,由無數「假話」堆砌而成,凡是假話多時,便容易出錯,所以小瑕疵總難全免,而在熟知就裡的人所見,便覺得十分礙眼了。

記得有個日本推理故事,是因為在香港島及九龍半島的兩個所在,相同的一個電話號碼而引起的;幾十年後才出生的年輕創作人,單看資料,未必會想到竟然會有相同電話號碼這回事。